常用在饲料中的磷脂品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天然粗制磷脂
别称:国内俗称浓缩磷脂。
原料与制法:以水化油脂为原料,经真空浓缩而成。产品的丙酮不溶物(磷脂+糖脂)含量在50%~70%之间。
特点:保留了磷脂的自然属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二、改性磷脂
原料与制法:以浓缩磷脂为原料,经过化学改性处理制成的一种亲水性较好的磷脂产品。
特点:
乳化性能:改性后的磷脂乳化性能明显提高,有助于动物对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营养性:可提供生物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和能量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功能性:具有抗氧化性、润滑性、适口性等特点。在饲料加工中,可以减少饲料损耗,提高制粒产量和颗粒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双极性:磷脂具有的双极性可以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营养的利用率,整体增加饲料的吸收率。
三、脱油磷脂
原料与制法:以浓缩磷脂为原料,经丙酮萃取脱除油脂的高纯度磷脂产品。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5%~98%。
特点:磷脂含量高,油脂含量低,适用于对油脂含量有特殊要求的饲料配方。
四、复合磷脂粉
原料与制法:以液态粗制磷脂或改性磷脂为原料,经载体吸附处理或喷雾干燥处理制成的一种便于添加的粉状浓缩磷脂产品。
特点:易于添加和混合均匀,提高了磷脂在饲料中的利用率。
五、复合磷脂油
原料与制法:一种低粘度、易于泵送或喷涂的磷脂产品,所用的稀释剂为植物油和脂肪酸。
特点:易于使用和储存,适用于各种饲料加工设备。
六、大豆磷脂
原料与制法: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的产物,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34.2%)、脑磷脂(约19.7%)、肌醇磷脂(约16.0%)、磷酯酰丝氨酸(约15.8%)、磷脂酸(约3.6%)及其他磷脂(约10.7%)。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大豆磷脂还可以细分为天然粗制磷脂、改性大豆磷脂、粉末大豆磷脂、磷脂油、载体大豆磷脂和漂白大豆磷脂等。
特点:
营养全面:大豆磷脂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功能多样:大豆磷脂具有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能值和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等作用。同时,它还能增强组织器官功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系统活力,增加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应用广泛:大豆磷脂适用于各种畜禽动物饲料,如猪、牛、鸡等。
综上所述,常用在饲料中的磷脂品种多样,各具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以及生产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磷脂品种。